保障职工住房 助力实现“中国梦”

2013-04-03

       本网讯向燕 陆素银  报道2013年,“中国梦”火了,媒体报道、网络论坛、市井讨论很多都围绕着“中国梦”而展开。

上个世纪80年代,我队由武鸣县大明山基地搬到南宁市江南区西南城郊,毗邻机场高速路,大院占地面积119478.60㎡,宽阔的占地面积为建设职工住房提供了用地保障。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队非常重视职工的住房建设,目前共建设有24栋职工住宅楼,去年建设的最新一栋职工住宅集资楼也将于今年6月份交房给满足条件的职工。我队还多方筹措资金投入大院基地建设和环境美化,如今大院绿树成荫,景观池塘四周绿柳垂影,休闲松树林中石桌石椅错落有致,石子小路蜿蜒崎岖,整个大院环境优雅宜人,球场、运动器材也一应俱全,还投入近200万建设了综合球馆,职工们纷纷感叹“住的就是小公园”。

房子=工作激情+生活幸福

“大学毕业不久,我就遇到了单位要建集资房的好事情,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2009年大学毕业后到我队工作的杨晶说。

杨晶坦言,相对于同一年毕业的同学来说,她是非常幸运的一个,在她的同学当中,有去北上广大城市打拼的,工资待遇的确比她要高很多,但是却没有购买集资房的机会,辛苦一年不吃不喝还不够买个半个厕所,毕业不久就买房的她成了班级里让人羡慕的一个。

“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当初由于房子定下来了,所以工作起来也觉得特别有激情,特别感谢单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集资房不仅便宜,而且管理到位、质量过硬,住起来也放心。”

“近一年来,我和男朋友每次散步的时候都会看看集资房的进度,2012年底,看着房子主体结构建成,我们憧憬的幸福生活也将来临,于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办完了婚礼。”

“这一两个月集资房就要交房了,我们计划着装修完毕后,就考虑要个小孩,享受生活的乐趣。”杨晶说。

我队工作三十多年的龙平华说:“我们一家几代人都是地质职工,父母、每个兄弟、侄儿都在二七二队的大院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兄弟几个几乎每天都去父母那里坐一坐,陪老人家聊聊天,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感觉特别幸福。”

情系职工 多方改善职工住房条件

我队现有住宅楼24栋,住房770套,总建筑面积约55980㎡。像杨晶、龙平华一样,2009年之前来到这里工作的每一位在编职工都可以拥有一套房子。

但就在许多年前,我队的住房情况还不是很理想,大部分房子房龄已接近30年,建筑结构采用预制板和砖砌体相结合的形式,抗震性能很差,结构布置不合理,户型面积小,采光、通风条件不良,屋顶、卫生间及外墙漏水、渗水时有发生。我队不少老地质职工一家三代同堂,一家七八口人一同住在一套五十平米左右的老房子里,有的甚至连客厅都摆床铺。

为了改善我队职工的住房条件和环境,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我队的领导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着。自广西区政府出台建设市场运作房的政策文件,我队在接到文件后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通过立项、办理报建手续、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建设程序,于2009年9月份又建成了共4栋的90套住房住宅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单位要发展,这几年不断地引进技术人才,招聘新员工,新进员工的住房困难又成了急待解决的难题。房子还是供不应求。”队基建办工作人员介绍。

面临这样的情况,我队决定于2010年申报建设队职工全额集资楼项目,取得区直房改办、区发改委的同意并立项。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住房84套,建筑面积8538.29m2,预计今年6月份即可交付使用,可解决60名无房户职工,24名面积未达标户职工的燃眉之急。

关爱新员工 设法安排温馨宿舍

我队近几年健康平稳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加大,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约三十人的新增员工,队伍越来越庞大,因此即使我队一直致力于改善职工住房条件,建房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还是满足不了2009年以后新增员工的住房需求。

针对2009年以后新进员工单身较多的特点,我队领导采取先安置再逐步解决住房问题的方式,由单位腾出四十套腾空房分配给新员工入住,每2-3人同住一套房,一人一间,每月仅收取几十元一间的廉价租金。单位腾空房不够分配时,我队还会以市场价租用大院里的个人房,再以几十元的价格租给新员工,单位义务垫付每月几百元的差价。

“第9栋宿舍被我们戏称为‘单身宿舍’,宿舍同事、左邻右舍都是年轻人,一声招呼,大家都聚在一起打火锅、聊天,这种乐趣也是我们的财富。”我队新员工小覃说。

“在外面租房的大学同学有时候向我抱怨房租太贵,民用出租房采光、环境、设施太差,小区房地段虽好,但价格往往偏高。每当看到同学们的抱怨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单位对我们的关怀,住的宿舍虽然不新,但有阳台、厕所、厨房,有时候碰上水龙头坏了、纱窗坏了,队上还安排水电工帮维修,真的很省心。”小覃说。

据了解,我队除了给单身的新员工安排宿舍外,还给新婚的无房户员工给予人文关怀,想方设法给毕业不久就结婚的新员工安排整套宿舍,给他们一个宽敞的住房条件,以更好的热情开展工作。

危旧房改住房项目 吹响职工“住房梦”的号角

继市场运作房、职工集资房之后,我队又拟建数百套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将有效地解决了无房户、未达标户及符合申购条件的聘用员工的住房问题,也为今后我队引进人才做好了充分的住房准备。

“得知我队准备要建危旧房改住房项目,我们聘用员工也可以购买时,我感觉生活工作都很有奔头,毕竟危旧房改住房要比单位附近的商品房便宜近一半的价格。”我队多年的聘用员工小周说。

“网络论坛上,很多人也在抱怨房价过高,而我现在能住单位的宿舍,单位也给我们这些暂未入编的员工买了住房公积金,以后还能买单位的房子,‘住房梦’离我们不太远。”小覃说。

据了解,我队危旧房改住房项目已经于2010年正式启动,已经完成了摸底调查、政策解读、场地选址、征求拆迁户同意改造意见、考察并选定代建单位等一系列工作。其中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各种困难,比如遇到一些拆迁户对政策不理解,对面积置换比例、拆迁后住房、租房费用补偿及装修、水电气的补偿等各方面问题产生忧虑等。徐初来队长、廖长佳书记等队领导得知情况后,亲自到拆迁户家中,与拆迁户亲切交谈,了解拆迁户的思想动态、拆迁困难,给拆迁户仔细讲解危旧房政策及我队危旧房改住房改造的目的、改造方案及如何保障拆迁户的利益等方面,使拆迁户打消了所有疑虑,最终全部同意拆迁。

2012年8月份,该项目与代建单位签订了《代建合同》,取得实质性进展,代建单位已进驻并开展工作,我队还成立了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等。许多职工茶余饭后都喜欢到基建办公室坐一坐,到项目部办公室看一看,到基建信息专栏前读一读,了解危旧房改造方面的情况。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单位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的审核。

我队基建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国家大政策是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全面展开保障房的实施,政府职能部门对危旧房改造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引导,广西也把危旧住房改造工作纳入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中,一同部署、检查和考核。我队危旧房改住房项目还需完成一系列的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有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政策的保障,有拆迁户的大力配合,有队领导和众多职工的大力支持,相信会得到成功实施,为我队更多职工解决住房困难,圆职工们的“住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