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赵鹏 报道)2010年2月份以来,我区高温少雨导致旱情蔓延,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广西已经启动抗旱应急二级响应。为响应国土资源部和广西的抗旱救灾号召,广西地矿局紧急调集水文地质技术力量开赴特大干旱区域进行找水打井,切实解决当前旱区水源短缺的突出问题,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
我队负责的三个区域旱情相当严重。据了解,光崇左市江洲区就有60多个旱点,加之南宁的两个区,旱点不低于100处。面对如此多的旱点,以首先解决人饮水最困难的旱点为原则,进行旱点筛选,通过物探法探测水源,确定井位实施钻探打井,争取第一时间打出水。三个工作小组立即迅速分头赴灾区开展工作,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到旱点实地观察地形地貌,查阅相关地质资料,运用物探设备和技术协助查找水源等。队长徐初来同志强调:“为了早日解决旱民的饮水问题,困难再大,也要发扬我们地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发挥物探技术优势,仔细分析数据,尽可能地又快又准确定打井钻探点位,提高成井出水率。”
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那贵坡旱点,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3月25日,闫总工调配物探设备进入此地开展物探作业,3月28日,最终确定打井点,3月29日、30日,打井钻机装运、到达打井地点,并开展钻探工作,4月1日,队长徐初来、党委书记廖长佳、工会负责人毛明江、总工闫清武又来到那贵坡打井钻探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工地上,队长徐初来同志向现场的技术人员传达了局31日召开的抗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并强调:“这里属丘陵地貌,地层是第三系泥质岩与白垩纪系粉沙岩,赋水条件极差,水文地质条件差一些,以前村民为缓解旱情钻了9口水井都没有出水,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我们做了物探选了点,就要抓进度,赶时间,同时更要讲究钻探技术方法,提高成井出水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争取早日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党委书记廖长佳、工会负责人毛明江等领导同志,深入到职工临时搭建的帐篷,关心、了解作业人员的住宿饮食情况。为了抓进度,钻探队伍起早贪晚加班连续作业,截止4月2日,顺利进尺40多米。
徐初来队长带队到邕宁那贵坡打井工地检查部署工作
西乡塘辖区内的旱情,干旱较重的主要有4个自然屯,分别是双定镇义平村的上坡屯、下坡屯以及坛洛镇东佳村的那培屯及那江屯,基本确定点位2个。马助理负责的小组也于4月2日钻机到位开始钻探作业。
我队急灾区人民之所急,为了在崇左市江洲区尽快进行物探作业确定打井点位,除了原来已投入的物探仪器设备外,4月1日又从重庆万马物探仪器有限公司购买了一套价值25万多元的WDA—1超级数字直流电法仪,当天上午付清货款,当天晚上空运到南宁,4月2日,物探所的技术人员立即进行调试,并准备奔赴崇左市江洲区开展物探定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要特别感谢南方航空公司,因为设备中装有配套的固定电池,按规定不能空运,但一听说是广西抗旱救灾的急用设备,就办理了手续放行了,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队领导赴工地了解打井队员的食宿情况
随着抗旱应急水源打井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我队找水小组行动迅速,在崇左市江州区、南宁市邕宁区、西乡塘区三区找水打井工作成果明显,充分发挥了抗旱找水主力军作用。
总工程师闫清武在邕宁区新江镇力勒村察看地质环境了解水源情况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我队完成了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的良勇村那贵新坡屯、古坡屯、广良村平那屯及张村村柳里坡屯、良信村何屋坡屯,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东佳村的那培屯及那江屯、富庶村新他屯,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的卜利村马胎屯及戈楼屯、太平镇的镇宜村陇乌屯、太平镇的渠显村岜板屯及濑湍镇的全凤村元井屯等21个村屯的调查工作,调查点位27个,通过物探法确定打井点位13个。
物探定点
第一口水井顺利完成,鼓舞人心
队长徐初来同志向南宁市市委副书记刘长林同志介绍打井进度
南宁市邕宁区那贵坡成井试抽
截止4月23日,钻机进场5台,分别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张村村柳里坡、西乡塘区坛洛镇东佳村那江屯,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宜村陇乌屯、宜村雁楼屯、那隆镇那印村那印屯等5处同时开钻。隆隆的钻机声打破了旱区的沉寂,其中崇左市荆州区那龙镇那印村施工进展快速,钻探人员在钻机旁搭起临时简易帐篷,加班加点赶工。
第二口水井成井,那印屯与我队举行交接仪式
我队队员看到自己的打井成果喜出望外
出席本次交接仪式的领导有广西地矿局副局长段建宝同志、地矿局办公室副主任蒋伟东同志,我队队长徐初来同志、总工闫清武同志,崇左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韦立新同志、江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锋同志,江州区水利局局长农振益同志等。仪式上,我队队长徐初来介绍了“抗旱找水保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并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发挥我们的物探技术优势,尽可能又快又准地多打井、打出水,尽我们的最大能力为旱区村民解决用水问题。村民们为我队打井队员佩戴了大红花,热烈的掌声、欢笑声、鞭炮声响遍了交接仪式现场。
徐初来队长与江州区水利局农振益局长进行水井牌匾交接
仪式一结束,当地媒体记者就围住我队的马富安同志,了解我队在江州区的找水打井工作情况和此井的成井过程。江州区有100多个旱点,我队在三月下旬接到抗旱找水工作任务后,迅速派出找水小组赶赴崇左严重旱区,第一时间对旱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查看水文地质图,在短短几天时间内翻山越岭,走遍了整个江州区9个乡镇无数个村屯。初步勘查,那印屯属地处石灰岩赋水条件很差的旱点,我队技术人员使用新购买的WDA—1超级数字直流电法仪反复探测,通过做了4条剖面、1.2公里的物探工作和测绘工作,最终寻找到地下水源,确定了井位。为了尽早解决旱区人民饮水问题,确定井位后,我队连夜组织钻机进场开钻。然而,钻探工作并不十分顺利,施工以来时常下雨,虽对当地的旱情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却给打井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施工现场泥泞,容易打滑摔倒,钻机湿滑,操作比平时费力,加之回南天气,工人住的帐篷潮湿,工作服洗后不容易干,长了霉点,工人经常穿半干的衣服作业。面对盼水村民充满期待的眼神,我队打井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忘我工作。
队长助理马富安接受当地记者采访
零星的春雨未能滋润久旱的大地,期待的村民站在雨中等待出水捷报。功夫不负有心人,钻机在钻入19米深的地方初见水源,找水小组人员对此感到振奋,他们不顾饥饿,经常吃了早餐后直到下午五点才吃第二餐,一日只吃两顿饭,经过7天的日夜艰苦钻探,终于为该屯打成了此口水井。
仪式最后,广西地矿局段建宝副局长与那印屯屯长黄斌强伴着声声礼炮启动了这口“抗旱找水保民生”爱心井,激烈的水柱喷涌而出,兴奋地村民们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挑着水桶去接清澈的地下水,一位七旬的老太太紧紧抓着打井队员的手不放,不停地对打井队员表示感谢,一群天真的孩子们挂着灿烂的笑容,围着出水口欢快的玩耍、奔跑。接水的队伍排了很长、很长……
村民接水的热闹场面
捷报频传,再添打井新成果
5点钟便起床自行驾车到出水点检查指导工作,又经常去各个打井点了解工作进展,及时部署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审核队里面的专业报告直到深夜。地质勘查所所长姜明强为了帮助旱区村民早日解决用水问题忘我工作,发着了高烧但仍带病参加野外作业,为全面了解地质地貌情况,快速准确测出水源,姜所长与技术人员在崎岖的山路中穿行。他们只是我队此次抗旱打井战斗中的杰出代表,在抗旱找水前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默默无闻做贡献的还有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工程师廖世兴、物探工程师李云、水文地质工程师韦鸿飞……
在抗旱找水打井保民生大行动接近尾声之际,我队与南宁市邕宁区政府、西乡塘区政府分别举行了供水井交接仪式,凝聚我队抗旱打井小组心血与汗水的5口爱心水井,在一片炮竹声中移交当地村民使用,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问题。在此次抗旱打井行动中,我队打井队员更是充分发挥“三光荣”精神,以工地为家、忘我工作,使得我队打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队与南宁市邕宁区政府举行交接仪式
7口水井,但都未见出水,在这种情况下,心系灾区的我队打井队员没有放弃这里,反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自治区领导也是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刘长林一行曾亲自来到那贵坡慰问我队打井队员,并嘱咐打井队员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克服困难,尽百倍的努力,一定要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我队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探队伍,反复对那贵坡进行物探勘测,分析异常,寻找地下水源,最终确定了打井点位。打井队员日夜奋战,4月7日,在隆隆的机声中,一股地下泉水从出水口喷涌而出,我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终于为该地钻出了地下水,该井涌水量5吨/每小时,水位埋深35.4米,抽水稳定水位49米。我队打井队没有辜负自治区领导和村民的期望,队员们露出了轻松地笑容,《南宁日报》也以《新井水花溅,村民笑开颜》为题对我队在那贵坡的艰辛打井过程与成井喜讯进行了报道。该井的完成,彻底解决了那贵坡及周边村屯近千人的饮水问题与部分灌溉用水问题。
蒲庙镇广良村平那坡,地下水分布不规则,水文地质情况较复杂,30多米以下深部为物探“屏障”区,很难发现找水异常,打出地下水井的难度也很大。于是我队加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力度,背水一战,经过水文地质、物探工程技术人员和打井施工人员连续12天的艰苦奋战,钻机钻到70米处成功出水,涌水量达288吨,可解决平那坡400多人及牲畜饮水困难。随后,我队又在蒲庙镇张村村柳里坡打出涌水量192吨/每天的水井,这是我队抗旱救灾紧急行动开展以来在蒲庙镇打出的第3口水井。
在那江屯,我队为当地村民打出了涌水量120吨/每天的水井,水井被一大片香蕉林围绕着,此井的成井过程十分不易。原来那江屯水文地质条件很差,当地村民请来专业打井队打过9口井,在我队所打水井周围就有6口,但都未出水,当地村民已经准备放弃打井,另寻方法解决用水问题,就在这时,我队的到来又重新燃起了村民的希望。水井旁,姜所长俯身拿起钻出的岩心,向同行领导们介绍了我队的打井过程。南宁市国土局蒋调研员等对我队取得的打井成果表示赞扬。了解完那江屯水井情况后,一行人又赶往富庶村新他屯,对我队在新他坡所打水井进行验收,在该打井点,我队完成了高密度电法1.2千米,寻找到了异常,确定了井位,4月22日钻机进场并开钻,5月5日,经过8天的奋战,在进尺80米时出水成井,日涌水量约288吨,解决了新他坡屯670人的饮水问题。
随后,在坛洛镇政府举行了交接仪式,我队党委书记廖长佳、地质勘查所姜明强、工程师韦鸿飞与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西乡塘区农林水利分局、西乡塘国土分局、西乡塘城区政府、坛洛镇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新他屯屯长向我队致谢时说道:“你们队技术真是厉害,以前我们屯请人都打不出水,你们一打就出水,我们真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了,我们吃水不会忘记打井人啊!”仪式上,廖书记向坛洛镇政府移交了水井交接牌匾,激动的村民代表为我队送上锦旗。
我队打井工作圆满结束
我区的抗旱找水打井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次行动中,我队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自治区抗旱救灾号召,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投入到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中,经全队打井人员50多天的共同奋斗与不懈努力,我队圆满完成打井工作任务。在崇左市江洲区共打水井8口,成井3口,日涌水量分别为840吨、120吨、156吨;我队在南宁市邕宁区共打水井4口,成井3口,日涌水量分别为120吨、192吨、288吨;我队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共打水井2口,成井2口,日涌水量分别为120吨、288吨,三区共成井7口,所打抗旱应急供水井彻底解决了部分旱区村屯约6000人及15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部分解决了村民的灌溉问题。
打井过程中,我队打井小组分秒必争、以工地为家、忘我工作,节假日时,队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更是深入工地,与奋战在抗旱打井第一线的队员们一起度过。
此次行动中,我队组织得力、行动迅速,成功完成我队既定目标,打井成果丰硕,充分发挥了抗旱找水打井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