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队积极投身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
2012-04-24
本网讯(赵鹏 报道)持续的干旱为绵延的大山打上了饥渴的烙印,本就有着 “老少边山穷”之称的桂西北大石山区更加显得多灾多难。面对旱魃肆虐大石山区,广西地矿局迅速成立了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找水打井指挥部,组织队伍,与无情的旱魔展开战斗,我队作为这只战斗队伍中的一员,奔走、调查、测算、分析、研究……自接到打井的任务起便从未停止找水的步伐。
运筹部署战略巧,突击赶工行动忙
在本次大石山区抗旱找水大会战中,我队负责三江、融水两县的1:10万水文地质调查及物探找水打井任务。两县人口众多, 村屯分布较散,水利基础设施很差。时间紧、任务重,每个找水队员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肩头的责任,面对严峻形势,我队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找水打井方法,部署找水打井工作,划分三个找水打井突击小组,一组由地勘所所长姜明强同志带队,负责融水县的找水任务;一组由物探所所长韦益华同志带队,负责三江的找水任务;一组作为后勤保障,做好打井工作的总结、汇报,与其他找水队伍交流经验等工作。制定了“首先在人口达到200人以上、确实缺水严重、干旱问题突出,水文条件允许、有成井可能的村屯首先打井”的原则,采用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找水打井“双管齐下,同步进行”的方法开展找水工作。

总工程师闫清武同志在物探点检查指导工作
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突击小组各司其职,迅速行动,12名技术人员分别于8月23日、9月21日连夜乘车6个小时赶往三江、融水开展缺水村屯调查以及1∶10万水文地质调查。找水队员们穿街过巷,爬陡坡,钻甘蔗地,经过几十天日以继夜的奋战,搜集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地下水源分布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完成了两县70多个村屯的水文地质调查,对各村屯上报的旱点进行了筛选,做了大量物探工作,确定打井点3个,钻机进场3台。

沟溪测流

记录沟溪测流数据
水花飞溅 “鲤鱼”欢腾
11月9日,我队大石山区抗旱找水打井突击队传回捷报,我队在融水县新国村鲤鱼岩屯打出一眼最大日涌水量600吨水井,该屯700多人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全屯上下一片欢腾。
在鲤鱼岩打井,可谓一波三折。该屯现有人口776人,耕地面积800亩,村屯上覆松散层孔隙水季节性变化大,季节性缺水严重。十月中旬以来,我队开始对该屯进行1:1水文调查及物探选点工作,但该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据姜所长介绍“有无好的含水岩系与好的含水构造是决定地下水赋存的两个主要条件,该村屯不具备好的含水岩系,含水的断层裂隙构造发育也不是很理想,断层构造规模小、破碎带发育不够明显。”我队在鲤鱼岩屯整整做了3天的物探,做了8条剖面但都未能发现异常。面对复杂的水文地质情况与当地政府的强烈要求,找队队员们不但没有放弃反而进行了更加细致入微的勘查研究,最后,沿着村屯西面出水管道,在距离村屯800米处终于发现了异常,并于18日确定了井位,钻机进场开钻。

我队为鲤鱼岩打出日最大涌水量600吨水井
钻机要开钻,没电可不行,由于鲤鱼岩屯电压不稳,打井点据村屯又比较远,钻机用电得不到满足,为此,我队连夜从南宁队部运来了一台发电机,解决了这一问题。用电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打井队员面前,现在正值枯水季节,地表水全部干涸,该村屯用水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由于近年来种植速生桉,水量又少又小,村里小小的水龙头一天才能接几桶水,钻机用水不足,严重影响了打井进度。为了让村民早点喝上地下水,我队调来2名经验丰富的钻工和1名技术人员,在能开机的情况下,尽量加快钻探速度,终于在钻到50米处时发现出水层,我队从此水层抽水解决了钻机的用水问题。
就这样,打井队员战胜重重困难,11月9日,终于在鲤鱼岩屯打井成功,地下水从抽水管喷涌而出,水还没清,围观村民的脸上就已乐开了花,一位村民指着打井队员说:“还是你们厉害,之前也请人打了几次井都没出水,你们一钻,水就出来了,还真神了!这老天爷没给咱下及时雨,你们地质队却给咱们打出了及时井,真是感谢你们啊。”
责任——让找水队伍勇往无前
找水打井的道路并不顺风顺水,找水队员们在找水的过程中可吃了不少苦头。物探所所长韦益华同志的左胳膊到现在还肿得老高,那是在麻洞屯拉物探测线时,不小心被马蜂蜇的,当时队员劝他去附近诊所涂药,可他像没事儿人一样,拉着测线继续干活,直到晚上休息时才去涂了点药,医生说他能忍疼,坚持了一天才来涂药,可队员们心里清楚,哪里是什么能忍疼,不过是心里装着旱区村民的期望,不早点为他们打出水来这心里不舒服,哪里还顾得上涂药,其实这种被责任驱使的心情,每个加班加点战斗在找水打井第一线的队员都能理解。还有50多岁的地勘所所长姜明强同志,每天一大早就得带着找水队员们在甘蔗地里钻来钻去,听物探所的唐甫同志讲,“有时钻着钻着就找不到方向了,蹲下来想想,猛的站起来感觉天旋地转的……”。找水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欢迎打井队员,有的村民就是十分不配合,认为队员们的到来破坏了他们的风水,加之语言的不通,沟通起来十分困难,为打井工作添了很多阻碍,面对他们的“怒目而视”,队员们真是觉得既冤枉又着急。有些地区提供的地质图是几十年的老图了,与实际差距很大,队员们为此也走了不少的弯路……强烈的责任感伴着找水队员勇往直前,为了出水那一刹,为了老乡愁容紧锁的脸上重新露出笑容,再多的困难也未能放缓我找水队员找水打井的脚步。
追求质量,确保安全
我队高度重视此次找水打井任务,队长徐初来、总工闫清武、副调研员李淳聪等领导多次前往三江、融水找水打井工地,与一线队员同吃同住。队长徐初来强调“在追求打井速度的同时,要确保打井质量,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充分发挥该队在前段时间抗旱打井过程中显示出的物探优势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地质人精神,打出高质量水井”。同时还告诫队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不怕它山高石多弄场深,只因大石山区来了执着拼搏的地质人,为了让旱区村民早日喝上一口甘甜的地下水,我队找水队员们正在日以继夜的战斗着。